茶名--邬梦兆 |
茶名
(调寄《虞美人》)
邬梦兆
2004年6月参加广东省、广州市老干部学习考察团,在四川、重庆参观考察期间,所到之处,主人均盛情地以当地名茶——“青山绿水“款待,众人一致称好。
“青山绿水”皆尝了①,
尽道茶名好。
苦甘甜味在心头,
且把忧烦不悦付东流。
前程似锦需拼搏,
不会从天落。
清闲偷得有高招,
与友同斟雅聚自逍遥。
(2004年6月18日)
① 当地的“青山绿水”名茶,实际上是采摘鲜嫩苦丁茶叶精制面成。冲泡出来的茶叶青翠可爱、汤水碧绿可观;其味是先苦、后甘、再回甜,耐人录味,百尝不厌。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14:52:25 |
浏览 (2209) |
|
茶期--邬梦兆 |
茶期
(七绝)
邬梦兆
2004年6月参加广东省、广州市老干部学习考察团赴川、渝、鄂三省市学习、考察,自重庆乘船顺流而下,曾上岸往长江三峡著名景点——石宝寨参观,偶有所感,遂作七绝一首记之。诗名“茶期”,乃指茶人期待、期盼之意。
“必自卑”前莫自卑①,
人生七十不稀奇②。
悠然直往梯云上③,
茶寿高巅定可期④。
(2004年6月20日)
① 往石宝寨途中有一座牌坊,上面书写了“必自卑”三个大字,意指人们到此,面对高山,必有自卑之感。我在这句诗里引用,则是反其意而用之。
② 我今年已满七十周岁。谚语有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这里亦是反......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10:01:00 |
浏览 (2289) |
|
茶茶--邬梦兆 |
茶茶
(七绝)
邬梦兆
参加广东省、广州市老干部学习、考察团抵达四川省成都市时,据该市接待人员介绍,当地自古以来,就有将妙龄美女称作“茶茶”之说。无独有偶,元代李直夫所作《虎头牌》杂剧中的女主角也叫“茶茶”;明代朱有墩《元宫词》中也有“进行女真千户妹,十三娇小唤茶茶”之句。我猜,用两个“茶”字来形容青春美女,可能是借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美女既具有茶花之秀;二是美女又具有佳茗之韵。故戏作七绝一首以咏之。
成都靓女叫“茶茶”,
秀丽茶花众品夸;
更具佳茗香韵味,
堪称世上俏娇娃......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59:15 |
浏览 (1788) |
|
茶昌--邬梦兆 |
茶昌
(调寄《长相思》)
邬梦兆
在2003年11月琶洲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首次推出了“茶诗书画联展”,广州书画专修学院的30多名师生,以茶诗为主题,精心绘制并展出了60多幅高雅的茶书法、茶国画,还出版了精美的《茶诗书画联展简介》,获得了观众的高度的赞扬,观展人数高达20多万人,创造了茶诗书画展参观人数众多之最。循广大观众要求,在今年10月举办的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亦将再次推出这一项目,并邀请全国各地一批著名书法家、国画家参与,精心制作和展出一批精美、高雅的茶诗书画。同时,亦将出版《第二届茶诗书画联展简介》。为预祝此次联展圆满成功,......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57:04 |
浏览 (1696) |
|
浅说诗词中叠音词与单音词重叠之界分 |
在诗词欣赏与诗词教学中,有人把诗词中的叠音词与单音词重叠使用,视为一码事。这是不妥当的。因为两者各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各具不同的功能,不属于同一范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叠音词(又称重言词)之主要功能是摹拟声音与描绘状况,去<有声有色>地渲染所描述的对象,以增强语言效果。例如: <车辚辚,弓箫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兵车行》<辚辚>,形容车响;<萧萧>摹拟马鸣。均属象声词。 <关关睢鸠,在河之州。>(《诗经*周南*关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千兮。>(诗经*周南*伐檀)<关关>、<坎坎>、都是象声词。前者绘鸟鸣之声,后者状伐木之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54:43 |
浏览 (4320) |
|
略谈当代诗词的声韵问题 |
近来,诗词界展开了关于当代诗词声韵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各地诗友不断来信,要我谈一谈对此问题的看法,加以我自己也确有些话要说,于是草就此文,供大家参考。
一、在人类生活和其社会活动史上,语言是第一性的,诗歌以语言为基础,是第二性的。从来都是诗歌随语言而变化,不是语言随诗歌而变化。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很简单,人们是用语言思维的,而且是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进行的。无论什么形式的诗歌,毫无例外地,它都只能属于某种语言,而不可能超出这一范畴。上古时,人们活动简单,语言也简单,诗歌当然也就十分浅近,简单。远古时代的《击壤歌》,《卿云歌》之类即是如此。其后,随着人们生活......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51:10 |
浏览 (2426) |
|
我们的龙吟诗社 |
《人民日报》 (2000年04月28日第十一版)
十几年前的一个春日,我们二十多个旅居法国的新老诗人在巴黎创办了一个诗社,取名"龙吟诗社",肖良先生荣任社长。诗社成立之初,犹如青青小草,而今已发展成一块继承和传播华夏文化的绿洲。
诗社一问世,就受到国内外诗坛的关注和支持。诗坛名宿艾青不仅亲笔题写了"龙吟诗社"四个字,还以"遥祝巴黎诞生诗的星座"相祝贺。老诗人臧克家欣然命笔题诗曰:"萍踪万里身,一片故国情,海阔思诗社,举头作龙吟。"
诗社成立后,诗友们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创作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内涵丰富,反映了不同的人生际遇。来自......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14:50:12 |
浏览 (2529) |
|
词的特点及发展概况 |
词是随着燕乐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原名叫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由于词与一般诗歌不同,它要配合音乐,所以它在形式上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是每首词都有词牌名,又叫词调名。词调是用来规定这首词的音律的,所以每个词调的字数、字声以及用韵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改。
第二,一般词都分为几段。一段又叫一片。大多数词都是分为上、下两片,单片的词很少。片又叫做“阙”。后来也有人把一首词统称为一阙。
第三,句式长短不一。人们根据词句式上这个特点,又把词称之为长短句。
词最早产生于民间。清光绪年间在甘肃敦煌的一个石窟里发现了一批曲子......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31:40 |
浏览 (5346) |
|
美术介绍 |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传统。我们的祖先在世代劳动实践中,不断地改变自然界,也不断改进人类自身,发展思维能力,逐渐产生审美要求和美术创造才能。
原始时代的美术都附属于一定的工艺,综合绘画和雕塑的原始形态。多数是以陶器的符号或陶器口沿外,肩部或盖纽的装饰形式出现;也有一部分是以雕塑形象与特定器物的造型相结合,成为鸟兽形器;还有少部分可能是玩赏性的美术制品。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总是首先从实用出发,然后才有审美情趣,观赏性的美术作品往往结合实用性的工艺,才能在人们精神生活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美术起源的规律。我国美术的发生、发展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充分显示着中华民族富有内涵的心理......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29:53 |
浏览 (2202) |
|
秦汉绘画 |
·宫廷壁画 秦汉的绘画很发达。汉代尤为重视绘画的社会功能,经常成为劝善惩恶,表彰功德的手段。从文献记载看,未央宫承明殿的壁画,麒麟阁的功卧像,以及地方衙署、学馆别舍的壁画都非常兴旺。这些虽然都已泯灭了,但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也足以使我们窥见当日的盛况。 ·墓室壁画及帛画 墓室的壁画或覆盖棺椁的明旌(又称铭旌)帛画,大都描绘灵魂升天的仙境或天界,所绘的灵魂,乃是幻化的现实人物。著名的有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軑侯夫人墓的帛画,全长二百零五厘米,画面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是天界,有神奇的人首蛇身的女娲像、扶桑树、金鸟、蟾蜍、玉兔和乘龙翱翔的女子;中段是人......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28:36 |
浏览 (21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