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昌--邬梦兆 |
茶昌
(调寄《长相思》)
邬梦兆
在2003年11月琶洲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首次推出了“茶诗书画联展”,广州书画专修学院的30多名师生,以茶诗为主题,精心绘制并展出了60多幅高雅的茶书法、茶国画,还出版了精美的《茶诗书画联展简介》,获得了观众的高度的赞扬,观展人数高达20多万人,创造了茶诗书画展参观人数众多之最。循广大观众要求,在今年10月举办的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亦将再次推出这一项目,并邀请全国各地一批著名书法家、国画家参与,精心制作和展出一批精美、高雅的茶诗书画。同时,亦将出版《第二届茶诗书画联展简介》。为预祝此次联展圆满成功,......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57:04 |
浏览 (1696) |
|
浅说诗词中叠音词与单音词重叠之界分 |
在诗词欣赏与诗词教学中,有人把诗词中的叠音词与单音词重叠使用,视为一码事。这是不妥当的。因为两者各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各具不同的功能,不属于同一范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叠音词(又称重言词)之主要功能是摹拟声音与描绘状况,去<有声有色>地渲染所描述的对象,以增强语言效果。例如: <车辚辚,弓箫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杜甫《兵车行》<辚辚>,形容车响;<萧萧>摹拟马鸣。均属象声词。 <关关睢鸠,在河之州。>(《诗经*周南*关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千兮。>(诗经*周南*伐檀)<关关>、<坎坎>、都是象声词。前者绘鸟鸣之声,后者状伐木之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54:43 |
浏览 (4320) |
|
略谈当代诗词的声韵问题 |
近来,诗词界展开了关于当代诗词声韵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各地诗友不断来信,要我谈一谈对此问题的看法,加以我自己也确有些话要说,于是草就此文,供大家参考。
一、在人类生活和其社会活动史上,语言是第一性的,诗歌以语言为基础,是第二性的。从来都是诗歌随语言而变化,不是语言随诗歌而变化。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很简单,人们是用语言思维的,而且是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进行的。无论什么形式的诗歌,毫无例外地,它都只能属于某种语言,而不可能超出这一范畴。上古时,人们活动简单,语言也简单,诗歌当然也就十分浅近,简单。远古时代的《击壤歌》,《卿云歌》之类即是如此。其后,随着人们生活......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51:10 |
浏览 (2426) |
|
我们的龙吟诗社 |
《人民日报》 (2000年04月28日第十一版)
十几年前的一个春日,我们二十多个旅居法国的新老诗人在巴黎创办了一个诗社,取名"龙吟诗社",肖良先生荣任社长。诗社成立之初,犹如青青小草,而今已发展成一块继承和传播华夏文化的绿洲。
诗社一问世,就受到国内外诗坛的关注和支持。诗坛名宿艾青不仅亲笔题写了"龙吟诗社"四个字,还以"遥祝巴黎诞生诗的星座"相祝贺。老诗人臧克家欣然命笔题诗曰:"萍踪万里身,一片故国情,海阔思诗社,举头作龙吟。"
诗社成立后,诗友们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创作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内涵丰富,反映了不同的人生际遇。来自......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14:50:12 |
浏览 (2529) |
|
词的特点及发展概况 |
词是随着燕乐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原名叫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由于词与一般诗歌不同,它要配合音乐,所以它在形式上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是每首词都有词牌名,又叫词调名。词调是用来规定这首词的音律的,所以每个词调的字数、字声以及用韵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改。
第二,一般词都分为几段。一段又叫一片。大多数词都是分为上、下两片,单片的词很少。片又叫做“阙”。后来也有人把一首词统称为一阙。
第三,句式长短不一。人们根据词句式上这个特点,又把词称之为长短句。
词最早产生于民间。清光绪年间在甘肃敦煌的一个石窟里发现了一批曲子......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31:40 |
浏览 (5346) |
|
元曲概说 |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26:25 |
浏览 (1477) |
|
先秦汉魏南北朝隋诗 |
如果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原始社会)出现的原始诗歌算起,到现在为止,中华民族这个诗的天国走了将近5000年的漫长历程。其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前的诗歌创作习惯上称为先秦诗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按照音乐的性质和特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来自十五个地区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诗经》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字来增强诗歌的形象性、音乐性和感染力。在句式上以四言句为主;在押韵上基本采用偶句押韵的方式。《诗经》以其进步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22:26 |
浏览 (2928) |
|
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名字又叫做屈平,楚族贵族出身。楚国国王同姓的贵族有屈、昭、景三氏,屈系其中之一,因此史书上说他和楚王同姓——他们都姓芈(mi)。他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死于楚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活了六十一岁,当然各家说法也不一致。相传屈原是在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的,人民就在这一天纪念他,在江上划龙船,还向水里投粽子。划龙船的意义是要打捞他的尸首;投粽子的意义,是要把粽子当祭品给他吃。二千多年来这一天已成为民间节日,可见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屈原以身殉国
屈原是当时贵族中一个进步分子,他有渊博的学问,有敢于执法的精神,又会外交辞令,......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20:31 |
浏览 (1790) |
|
唐诗简介 |
唐诗代表中国古典诗的黄金时代。其突出表现为:
一、数量众多。清代康熙年间编定《全唐诗》,收诗48900多首。唐代书籍主要靠手抄,八个世纪后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了时代的考验。
二、作者广泛。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和释道倡优,上自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还有外国作者。其中有个人专集传世的便有691家(明人统计)。
三、题材多样。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婚姻、亲情、友谊、羁旅、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正如闻一多所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18:47 |
浏览 (5199) |
|
炒诗待客 |
古时有个读书人,家境贫寒,又爱面子,好在娶了个好妻子。一天,家中突然来了不速客,书生硬要留人家吃饭。妻子见家中只有几只鸭蛋、一把韭菜,急中生智,决定"炒诗待客"。第一道菜:"两个黄鹂鸣翠柳",盘子里一缕韭菜,上面两只蛋黄;第二道菜:"一行白鹭上青天",盘子里韭菜垫底,上面洒了一缕蛋白丝;第三道菜:"窗含西岭千秋雪",盘子里堆了几堆韭菜,上面洒了些碎花蛋白;第四道菜:"门泊东吴万里船",一碗清汤,上面漂着两只蛋壳。客人见此,深谙其意,幽默地说:"嫂夫人如此精心待客,胜过那满汉全席!"
|
阅读全文>> |
2008-01-29 09:16:57 |
浏览 (22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