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餐--邬梦兆 |
茶餐
(古风)
邬梦兆
广州市中国大酒店为配合茶文化事业的开展,精心研究、精心制作了富有岭南特色、颇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茶餐”。为便于顾客品尝与推广,邀我为其撰写具有诗意的菜单,以弘扬茶文化。忝为会长,勉为遵命。
美食在广州,
海内外驰名;
茶餐脱俗出,
更获众褒评。
滇普盘璀灿,
凤茗虾温馨;
太极宏图展,
荔荷香满庭;
莲峰伴碧水,
乾隆赏甘茗;
玉笛吹雅韵,
雏凤爱巢鸣;
越秀金鱼美,
岭南佳果盈。
色香味形好,
道道赞不停;
有利身康健,
顾客最欢迎。
① 从这一句(第5句)开始至第14句,均为“茶餐”菜式。“滇......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7:03:08 |
浏览 (2572) |
|
《庐山云雾茶》 |
《庐山云雾茶》
。上京。
云雾缭绕的山腰
不见你的真实面目
我只能
从陶渊明的诗页开始
在唐诗宋词中
拾起一两首佳句
搁置在脑海里
做为寻找你的标识
沿着名胜古迹
庐山的梵宫寺院
都与云腴株连着
我不再
迈向庐山的绝顶
只歇脚于东林寺
听着僧徒讲述
东晋名僧
慧远种茶的故事后
便讨来葫芦勺子
瓢来庐山的山泉
与小沙彌一道
沏茶焙茗
然后津津有味
品饮着久负盛名的
液清香馨
才心旷神怡地
揭开了
云海孕育出来的神秘
注:1.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庐山,主要茶区在海拔800米以上、云海茫茫的合鄱口、五老峰、汉阳峰、小天池、仙人湖等。......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7:00:28 |
浏览 (2117) |
|
茶花--邬梦兆 |
茶花为雌雄两性花,色白,有微香,花朵不大,小的为2-2.5厘米,大的为5-5.5厘米。花由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组成,属完全花。
花形细小添灵气,
色白清幽荈客崇。
盛放新生梢叶上,
深藏峻岭众山中。
何需茉莉馨香味,
不羡杜鹃火样红。
只盼枝繁芽儿壮,
甘为国饮展雄风。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6:58:59 |
浏览 (3073) |
|
茶疗--邬梦兆 |
茶疗(三首)
(七律)
邬梦兆
自古以来,茶与中国医学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上古时代神农尝百草得茶解毒,到周施茶去疾,到汉《神农本草经》、唐《新修本草》、《本草拾遗》、宋元《太平对惠方》、明清《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论述茶之药性、配伍、功效乃至方剂、丸散、膏丹成药等的著作,汗牛充栋,难计其数。下面,仅就茶疗史、茶疗理、茶疗效这三个方面,作小诗予以简要的阐述,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并请教正。
茶疗史
神农遇毒得茶解,
去疾施茶周启程。
唐代初成医体系,
明清以降最风行。
张机《病论》要基固①,
思邈《翼......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6:57:54 |
浏览 (3210) |
|
茶道--邬梦兆 |
茶道
(调寄《忆江南》)
邬梦兆
喜闻辽宁省茶文化研究会将于2003年10月30日举行成立大会,十分高兴。谨作《茶道》一首,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辽宁省茶文化研究会会务兴隆,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茶道好①,
淡泊重怡情。
品盏时长成俭德,
尝壶日久见精诚。
和合最宜人。
(2003年10月28日)
①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例如《封氏见闻记》中载:“楚人陆鸿渐(陆羽)为茶论,说茶功效。……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又如“茶僧”皎然诗句:“孰知茶道全尔真”、“三饮便得道”。茶道是制茶、......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6:55:44 |
浏览 (2618) |
|
茶画--邬梦兆 |
茶画
(七律)
邬梦兆
古今中外茶图画,
细绘精描登雅堂。
展现江山娇美色,
描摹茶事好风光。
啜茗尺幅盛唐出①,
享誉千年万里香。
面对升平欢乐日,
挥毫落纸永留芳。
(2003年7月16日)
① 啜茗尺幅,指唐朝的《调琴啜茗图卷》。这是在现存的史册中,能够查到的与茶有关的最早的一幅茶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6:54:11 |
浏览 (3762) |
|
茶香--邬梦兆 |
茶之香,远飘全球,迷了万千家,倾倒天下人。盏盏美茗,香气诱人;缕缕幽香,沁人肺腑。茶之香,千味百韵,异彩纷呈,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方法所出产、所制成的茶,其香气、香味、香韵都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以下,谨就我国六大茶类之香,既相同又不同之处,各选择其佼佼者,试用小诗解读之。分别是:绿茶——龙井清香、黑茶——普洱陈香、青茶——铁乌高香、黄茶——蒙黄醇香、红茶——祁红甜香、白茶——白毫甘香。
龙井清香
2004年4月上旬,在杭州参加第三次全国茶文化工作会议期间,前往狮峰山,参观茶农采摘春茶,品尝到了清明前采制的西湖狮峰龙井茶,真正感受到了“龙井清香”的独......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6:52:48 |
浏览 (5440) |
|
茶禅--邬梦兆 |
我国茶与佛教都兴于唐、宋,历史上彼此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而,很久以来,便有“茶禅一味”的说法。特别是中唐以后,在南方许多寺庙,曾出现过“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当时,赵州高僧从稔禅师就有一句口头禅,叫“吃茶去”。由于佛教自身对茶的需要,在佛教借重、吸收茶、茶文化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的发展。
僧侣修行惯用茶,
五调每日不离他①。
茶禅一味由来久,
静虑终身驱恶邪。
阵阵荈香伴佛偈,
声声钏鼓迓朝霞。
心诚苦炼求真果,
固守空门度岁华。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6:50:51 |
浏览 (3209) |
|
茶壶--邬梦兆 |
“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上品茶叶用精美茶壶沏制,其味特别清香。江苏省宜兴市盛产紫砂茗壶,闻名遐迩。日前,茶友、该市高级工艺美术师吴扣华先生赠送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一把精制的大生春梅桩壶,邀朋仔细玩赏,果真韵味无穷,得诗一首。
众说砂壶好①,
邀朋细玩评。
艺泥融一体,
全球俱驰名。
选料富贵土②,
精雕迷你型。
烧炼火候正,
实用最喜人。
常泡味不变,
久贮色仍新。
年代愈古远,
雅润愈芳馨。
贵重赛珠玉,
色泽生光明③。
一睹不释手,
百具惟茗瓶。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6:48:30 |
浏览 (3361) |
|
茶爱--邬梦兆 |
茶爱
(七律)
邬梦兆
欣逢盛世真甘美,
异彩纷呈耀眼花。
好酒名烟非我爱,
千挑百选独迷茶。
甘津细品精神爽,
雅味深尝兴趣佳。
后半光阴闲里过,
青山夕照乐无涯。 |
阅读全文>> |
2008-01-28 16:49:11 |
浏览 (33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