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还没有登录!   登录 | 免费注册 | 搜索 |
赏心
  篆坊
所有分类
篆刻史事—嵩山开母庙石阙铭

嵩山开母庙石阙铭

        亦称《嵩山开母西石阙铭并题名》,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刻,今存在河南登封。篆书二十五行,每行十五字;下方题名十二行,每行七字。长洲潘钟瑞评其书法云:"其笔势圆满,顿折具可推寻,是为学者之楷法。"康有为评其书云:"茂密浑劲"。祝嘉先生评其书云:"《开母》是肥的(但瘦处仍然有),拙的可爱,学此石刻,比学秦篆收获当多。况字数达三百以上,可多见其变化之妙。习之既文,上追大篆,下作分隶,都有有利条件,"被视为汉篆杰出代表之一。

阅读全文>>
2008-01-29 09:29:17 |  浏览 (2241) | 
篆刻与篆书—甲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是19世纪末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安阳曾经是殷商的都城所在地,殷商灭亡后渐渐成了废墟,后代称为"殷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由原始刻划符号演变而来的成熟的文字,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因为它所刻的内容大多是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所以又叫"卜辞";古代把刻称为“契”,故又有契文、殷墟、殷墟书契等称谓,还有叫"甲骨刻辞"的。

        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安阳小屯村的农民,但最早发现它的考古价值的是王懿荣,而最早从事甲骨文研究的是清末的罗振玉。1903年,刘鹗(号铁云,1857-190......

阅读全文>>
2008-01-29 09:29:37 |  浏览 (3077) | 
篆刻史事—西岳华山庙碑篆额

 西岳华山庙碑篆额

立于汉恒帝延嘉八年(公元165年)。碑文现存"西岳华山庙碑"计六字。结字承袭秦刻石,但变为宽展恣肆,生意逸出。

阅读全文>>
2008-01-29 09:29:56 |  浏览 (2689) | 
篆刻史事—张迁碑额

张迁碑额

        立于汉灵帝中平三年。碑额"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结字呈扁形,向左右架势,姿意多态。用笔刚柔相济,方圆并施,得高妙逸丽,气势雄伟之美,另树一帜。

阅读全文>>
2008-01-29 09:30:17 |  浏览 (2879) | 
  4/4页  共 34 篇博文 1 2 3 4   跳至